-
张波:中国共产党文明观的生成逻辑
文明是人类发展趋势和进步状态的标志,“文明发展的不同程度集中表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水平和其在社会形态发展序列中的位置”。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为指导...
作者:2025-02-27 00:00 -
杨凯:党的三大对全国党代会制度发展的创新作用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全国党代会)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机关,全国党代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一项极其重要的基本制度。全国党代会制度“其基本内容大体包括两个方面:一...
作者:2025-02-27 00:00 -
贺梦依: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三重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系统阐明了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并对如何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出了“九个以”的实践要求。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
作者:2025-02-27 00:00 -
王钰淇、齐卫平、单世联:中国共产党“文明交流互鉴”概念的源流考释与话语建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习近平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也强调,“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作为...
作者:2025-02-27 00:00 -
刘靖北、鲁敬诚:“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的生成与运行逻辑
党的二十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载入了“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这一重大论断。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
作者:2025-02-27 00:00 -
李锋、宋雄伟:以党的群众路线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
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对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创新概念。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全过程人民民主首次写入党代会报告的标题中,并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
作者:2025-02-27 00:00 -
董振华:党的自我革命的历史经验与行动逻辑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将“坚持自我革命”列为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之一,并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
作者:2025-02-27 00:00 -
刘志明:科学把握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
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立足...
作者:2025-02-27 00:00 -
曲青山: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强大思想武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在带领全党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
作者:2025-02-27 00:00 -
张德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加强纪律建设的实践与启示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高度重视纪律建设,在党的章程中不断完善相关规定,在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纪检监察机构,政治纪律、组织纪...
作者:2025-02-27 00:00 -
尹彦、孟子硕: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的生成逻辑、内涵解析及传承路径探赜
基因意指支持着生命的基本结构和性能,是生命科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根据生命科学的基本观点,具有不同基因性状和基因序列的生物,在生命质量、生命构造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同样...
作者:2025-02-27 00:00 -
何自力: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建设中国经济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修课。现在,各种经济学理论五花八门,但我们政治经济学的根本只能是马克思...
作者:2025-02-27 00:00 -
陈红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高度契合性研究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
作者:2025-02-27 00:00 -
赵淑梅 赵赟恒: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理论特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系统阐明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地位作用、目标任务、责任分工和实践要求,科学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做好宣传思想...
作者:2025-02-27 00:00 -
张允熠:文化“综合创新”论与“第二个结合”
中国在北宋时期(11世纪)出现了著名哲学家程颢、程颐二兄弟,他们是宋明理学实际上的开创者(周敦颐发其端,朱熹殿其后),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北宋五子”中地位显赫。英...
作者:2025-02-27 00:00 -
刘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的新进展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密切关注与探究审思,凝结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对思想...
作者:2025-02-27 00:00 -
曹典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建设的前提意识之思
无论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还是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领域,都需要预设具有重要规范意义的研究范式作为学派认知标准。与此逻辑相一致,在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进...
作者:2025-02-27 00:00 -
李辽宁、于净源: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研究的历程回顾、主要成就与趋势展望
一、研究历程与态势 理论研究总是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对外贸易的增长和对外交往的扩大,中国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国情的科学发展道路和社会治理模式。党的...
作者:2025-02-27 00:00 -
郝立新 陈莹莹:论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信念、价值理想、价值取向、价值目标以及价值标准等问题的一般看法和根本观点,体现了人们在处理价值问题时所持的立场、观点和态度。价值观具有民族性、...
作者:2025-02-27 00:00 -
刘江宁: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内涵、实践策略与未来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作者:2025-02-27 00:00 -
辛向阳: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
一、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深刻回答了人类现代化之问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思想,这一理论始终关注人类现代化面临的普遍问题。2023年3月,在中国...
作者:2025-02-27 00:00 -
孙美堂:青年马克思法哲学探索中的方法论转换
青年马克思探索法哲学问题的心路历程,是从《莱茵报》时期的法律评论,经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转向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过程。越是接近理论成熟,马克思越是较少地直接谈法律问题,而是通过...
作者:2025-02-26 00:00 -
徐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哲学意蕴
从哲学视角看,文化就是人类一切自觉的、有目的的活动的过程和非物质性成果。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文化来源于人的生产和生活实践,客观世界是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变化的,文化也...
作者:2025-02-26 00:00 -
孙应帅、赵诗雨:新发展阶段的实践定位探析
正确把握社会发展所处阶段,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基础。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的伟大进程中,根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结合中...
作者:2025-02-26 00:00 -
李刚、程馨琳:全面深化改革的主体向度解析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需贯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重大原则,指出...
作者:2025-02-26 00:00


-
赵丁琪:技术封建主义:内涵、争议与应对
-
新新青年BLOG|驳人民日报《天塌不下来》:真正的危险,是以为自己无所不能
-
习近平: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
余斌:“卡夫丁峡谷”的第二重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