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微热评

范洪利:也说勤劳(之一)

字号+作者:范洪利 来源:红歌会网 2024-05-12 21:25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没有读过《哥达纲领批判》之前,真以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相信了好多年。 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改变了人,没有劳动,“猿'...

没有读过《哥达纲领批判》之前,真以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相信了好多年。z0H品论天涯网

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改变了人,没有劳动,“猿”的四肢就不会前后分工直立起来而依然只能趴着行走,大脑不会发达而不会懂得庄稼可以种植,动物可以驯化,火种可以保存且能再生。总之,如果不是因为劳动,论不定“猿”至今还在茹毛饮血,只是灵长王国里的一族而已。z0H品论天涯网

劳动使“猿”变成人,人所追求的财富与幸福,也全得靠劳动创造,唯有劳动才是财富与幸福的源泉,劳动者享受劳动成果,“不劳动者不得食”,天经地义,何错之有?z0H品论天涯网

但劳动者创造了劳动成果,却为什么总是“一无所有”?要是勤劳真能发财致富过得幸福,那《国际歌》为什么还会呐喊“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难道数千年“饥寒交迫的奴隶”都是“四肢不勤”游手好闲的懒惰虫不成?z0H品论天涯网

外婆用自己在旧社会为富人家打工的经历,使我对什么叫“剥削”具有了感性认识。z0H品论天涯网

外婆家除了祖传尚存的两间居所外,没有一寸土地,一年四季全靠租地和打工为生。那个时期,租得到田地和有人雇佣,凭的还真是“勤劳”二字。有地人家出租土地,不可能选择懒汉二流子为对象,到时候地上有一块没一块被撩荒了,岂不白白浪费一年?雇人帮工,当然也不可能花钱佣懒虫来混饭吃。所以,外婆这样十里内外少有、工钱又比男工低廉的勤快女劳力,从春耕到秋忙,总是一家接着一家地排队请她,很有面子的。z0H品论天涯网

做佣工受不受“剥削”,外婆没上过学自然不明就里。但我因为读了点书。还学会了“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世界和分析问题,所以,一眼就能看穿有钱人家“看得起”她背后所隐藏着的那些“小九九”。按过去乡俗,一般帮佣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可外婆出工、收工可不是什么“看日头”,而是“鸟叫做到鬼叫”,披星戴月,“两头见黑”,一早一晚至少多干了三个小时。外婆对我说,过去帮工,哪有什么八小时,“陈黄昏,蒋半夜,胡家做到天亮快”——都是无极限地延长劳动时间,最原始的剥削手段剥削方式。超时劳动所产生的成果有没有“再次分配”呢?外婆说,遇上厚道人家,无非是奖赏一顿“半夜饭”,或者多秤两斤麦子几斤山芋。外婆拖着疲惫的身子悠悠回到家里,一家老少因为明天又有吃的而欣喜不已。外婆创造的剩余价值,难道不是都被富人侵吞了吗?z0H品论天涯网

外婆勤劳,只能帮佣,你说她有没有创造高于她所获得的那点微薄报酬之外的“新的价值”,这部分“新的价值”是不是被富人“却之不恭”了?“为富不仁”,富人没有剥削外婆这样千千万万的勤劳之人,他们富起来个球!z0H品论天涯网

讲了外婆的“实践”,又得回到科学的理论。因为,是科学的理论让我理解了剥削的过程和劳动人民为什么总是要遭受剥削。例如,《哥达纲领批判》开宗明义就一针见血地批判“劳动是一切财富和文化的源泉”,把分配不公、贫富不均的“命门”给“点”准了,层层剥笋披了个体无完肤。z0H品论天涯网

仔细阅读,反复参悟,终于明白,进入阶级对立、对抗社会后,不劳而获与劳而少得的不公平,根源不仅仅是因为人有勤劳与懒惰之别,更是在于劳动者是不是、能不能成为“天下的主人”。为什么“穷人的孩子”必须“会早当家”,富家的纨绔儿能“饭来张口茶来伸手”?外婆她们没有文化的这一辈,只能埋怨“自己生来劳碌命,当牛做马老天定”,一个春夏秋赤脚伶仃忙忙碌碌下来,养家糊口对付着过日子,能存点“隔夜粮”那是“额角头碰到天花板”了。在旧社会里,像我外婆这样“除了身上穿的一无所有”、只能凭双手打工的男男女女劳动大众多了去了,面朝黄土背昨天,“勤劳”到步履蹒跚头发花白,也甭想发什么“夜壶财”,一生一世富不起来,扯什么“幸福指数”?z0H品论天涯网

《哥达纲领批判》告诉我和我们,劳动者只有当家作主成为“天下的主人”后,保持勤劳的本分,发扬勤劳的作风,过日子才能“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年更比一年强。《哥达纲领批判》这部著作,马克思不但扒尽了为粉饰资本与人格化了的资本的那一堆堆华丽辞藻,而且还教会了我们这样才能善于辨识花言巧语及其背后所包藏着的险恶居心的方法和本领,可以说是授予了我们一副“火眼金睛”。所以,我经常天真地认为,不是说现在有不少“两面人”吗?倘若运用《哥达纲领批判》的立场观点原理、戴上马克思授予的这副“火眼金睛”搜索一下,何愁识不了、挖不出、斩不尽、灭不了“两面人”?z0H品论天涯网

经常见到视频上有人鼓吹原先的地主资本家买办阶级的后人现在又都富起来了,说那是因为原先的地主资本家买办阶级们的能发财,不但是因为勤劳,而且“基因”也忑好——天赋的精英脑袋精英料子。暂且不说千百年来为什么会始终流传着对“为富不仁”的谴责和“无商不奸”的鞭笞,也无须探究现在“又富起来了”的那部分人的祖上是不是都属于地主资本家买办那一类有多少可信度,只要随手把现在看得到、叫得应、够得上“先富”称号的拉出几个来凉亮相,就足以看出此类主播是在撒谎造谣忽悠人。就说我们镇方圆五十公里以内吧,目前家当在万贯以上的可能有个百把户,但大多数都不是什么“基因”上佳的”精英胚子。因为现在的政策好和科技灵,加上自己爱劳动能勤奋,百分之九十以上人家过上小康是没有问题的。在我们队里,堪当“富裕”、比较突出的也就两户吧,一位是办实业的民营企业家,赤贫户出身;一位是揽项目的建筑商,原先家庭成分是下中农。在我们村里,能人模人样混出点名堂来的,家庭出身没有一个是“地富”成分。再放大一点看,我们川南奉公路两侧的祝桥镇合庆镇还有川沙镇包括高东镇等在内,产生了多少“富裕人家”不得而知,但我曾与之交往过的这些人当中,因为出身于什么豪门大户而如今“发了”的一个也没有。成为“老板”“大款”之前,他们要么是年轻务农时学会了泥水木匠进入了建筑公司而自我发展为“承包人”,要么是乡镇企业风起云涌时掌握了技艺才干、把握了“转制”机遇而成为企业家,绝大多数可是贫下中农的子女啊,根本没有什么地主资本家买办阶级的后裔在这一带开发投资发迹致富了。要说脑袋好使,旧社会时,浦东地面上的张阿六算得是个海上“闻人”,堂堂忠义救国军司令呢,可他的两个外甥,男的人不坏但虚度光阴,无所事事,挥金如土;女的也就脚踏实地平平常常的一环卫工人,哪里有什么“精英”基因遗传给他们哟。z0H品论天涯网

所以,说勤劳能够致富,一半是对一半是错;说“基因优秀”,一半是假一半是哄。只有在社会主义集体化的道路上,“勤劳”才是普通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必要条件”,“勤劳”的格局和境界才能升华为“公字当头”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人们在辛勤的劳动中生活,生活在人们的劳动中变样”,“共同致富”也才会变可能和现实,通往共产主义路一条。z0H品论天涯网

(未完待续)z0H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