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两千多年来,屈原伟大的爱国精神激励了无数的中国人。而历史上的端午,浸透了战火与硝烟,无数先辈前赴后继,用流血牺牲換来了我们今天的端午安康,在端午节之际,让我们伴着淡淡的粽香,翻开历史的书页,寻找发生在端午节的红色记忆……
毛主席演讲《论持久战》
面对強敌不恐慌,精心考虑救危亡。
亲临大会谈方略,持久战法打野狼。
上述描写的是毛主席当年在延安演讲《论持久战》的情景。
话说1938年6月2日中国迎来了全面抗战爆发后的首个端午节。期间,延安正召开抗日战争研究会,毛主席在会上作了著名的《论持久战》演讲。分数次演讲到6月3日才结束。他的精彩动人的演讲全面深刻地阐述了持久战的伟大的人民战争光辉思想,为全国军民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在论持久战中,首先,他科学地分析了中日战争所处的时代,敌我双方的政治,经济实力的基本特点,深刻揭示岀弱国反侵略战争的基本规律,得岀抗日战争必定是持久战的结论。
他说:“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全部问题的根据就在这里。”从这个总论点出发。他详尽的分析了中日双方的四个基本矛盾。第一,敌強我弱,即表现在双方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能力上,第二,敌非我是,即敌方是非正义的野蛮侵略行为,敌方是退步没落的法西斯帝国,我方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我方是追求进步图強奋斗的革命力量。第三,敌乏我搏即日本地方少,资源不足,人,财,物,兵力有限,只能速战速决。我地大物摶,人多兵多,可旷日持久。第四,日寇侵略失道寡助。我反侵略得道多助,中方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同情和支持论。《论持久战》全文约50000字,欲知祥情,请见《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439至518页。
正是:
主席定下灭寇法, “持久战”术利又锋
“两论” 宏篇哲理深, 指导军民救危亡。
《论持久战》对指导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提供了最高的也是最正确的战略指导。事实上,抗日战争正是按照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所预料的那样发展的。抗日战争经历了《论持久战》所指出的三个阶段后,中国人民最终战胜了日本侵略者,一百年来第一次在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中取得了完全胜利。
山河铭记,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附:《英雄赞歌》
《 英雄赞歌》是电影《英雄儿女》的插曲,发行于1964年,是一首礼赞以王成为代表的千千万万个革命英雄的颂歌。
《英雄赞歌》(歌词)
风烟滚滚唱英雄
四面青山侧耳听
侧耳听
晴天响雷敲金鼓
大海扬波作和声
人民战士驱虎豹
舍生忘死保和平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
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
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英雄猛跳出战壕
一道电光裂长空
裂长空
地陷进去独身挡
天塌下来只手擎
两脚熊熊趟烈火
浑身闪闪披彩虹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
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
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一声吼叫炮声隆
翻江倒海天地崩
天地崩
双手紧握爆破筒
怒目喷火热血涌
敌人腐烂变泥土
勇士辉煌化金星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
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
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学习英雄》革命到底:
1950年6月25日,朝鲜內战爆发。美国立即进行武装干涉,同时命令其海军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声称“阻止对台湾的任何进攻”,公然干涉中国内政,阻挠中国的统一大业。美国还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组成以美国为首的16个国家参加的所谓“联合国军”,扩大侵朝战争。
9月15日,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从仁川登陆,很快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的鴨绿江和图们江,威胁新中国的国家安全。在此危急关头,中共中央应朝鲜党和政府的两次请求,作岀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鴨绿江进入朝鲜境内,10月25日首战告捷。
到1951年6月10日止,志愿军共歼敌23万人,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从1951年7月开始,战争双方举行停战谈判,经过战场上的反复较量和谈判桌上的斗争,1953年7月27日,双方签暑了停战协定。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具有深远的影响。中国人民在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与美国相差悬殊的条件下,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从而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这场现代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也促进了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建设。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还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提升了中国在处理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分量。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